|  |  
 
| 还有一天就到中秋节了,月饼作为中秋节官方吉祥物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时代越来越发达,月饼的口味和玩法也变得多样化,月饼的赚钱江湖也逐渐变得复杂,传统月饼慢慢变成了某些商家手里割韭菜的“神器”。
 
 据我了解,卖月饼的毛利率是非常高的,能够达到20%以上。
 
 甚至还有内行表示,月饼企业是用一个月赚一年的钱,并且越是临近中秋节,节日的气氛越是浓烈,月饼的销量也越好。
 
 因为月饼的销售周期和保质期普遍比较短,所以有些商家就干脆发明了个叫“月饼券”的东西。
 
 消费者利用提货券提货是非常高效的一种做法,这也算是月饼零售的一种创新方式。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月饼的生意逻辑被重新定义了,在厂家与客户之间,多了一批商业运作的人才。
 
 在他们眼里,月饼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炒的,让月饼“证券化”,不卖实物,空转都赚钱。
 
 01
 
 月饼券到底有多赚钱?
 
 如果说大闸蟹骗局的利润堪比P2P,那么月饼券也不相上下。
 
 每每临近中秋节,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最关心的地方不在于月饼的造型和口味,也不在于假期到底放多少天去哪里玩,而是忙着围绕月饼发明的各类玩法来赚钱。
 
 其中,最热门也是最出名的一种玩法就是将月饼“证券化”,以此倒卖来赚差价。
 
 月饼“证券化”整个的玩法循环是这样的:
 
 每到八月中下旬、九月份的时候,一些商家就会把月饼、大闸蟹等实物产品虚拟化。
 
 厂家这边会先印刷推出面值200元的月饼票,然后以150元卖给经销商。
 
 经销商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个8到9折卖给客户A,这里算它180元,客户买礼品券不是为了去兑换,而是拿去送礼。
 
 中秋节前夕客户A把月饼票作为礼物送给朋友B,而朋友B又不想去兑换,直接把票按120元卖给了黄牛。
 
 而厂商在另一边就以5到6折的价格回收月饼票,黄牛再以低于票面价格的100元将手里的月饼券卖给厂商。
 
 这个时候月饼券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厂商的手里,厂商再将收购回来的月饼券再重新卖给经销商,形成一个循环,利滚利滚利。
 
 就这样一套操作下来,厂家每卖出一张券,便可直接获得50元的纯利润,而经销商也赚了30元纯利润,朋友B赚了120元,黄牛赚了20元,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场关于月饼的交易,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块月饼,没有产生月饼票的实物兑换,但是不少人都在其中获利,而钱却真金白银流入了多方的口袋。
 
 除此之外,客户A和朋友B也有其他程度的获益,月饼票方便朋友自行选择是否要兑换成月饼。既避免了浪费,又送了人情。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厂商没有回收到月饼券,但是只要月饼券一旦发行,也最少可以获取15%的收益,只不过是看整个流程进行到哪个环节。
 
 
 
 生产月饼的投入成本太大,供应链、库存、人员、物流、食品安全等等都是问题,但是卖月饼券就省事多了。
 
 即使一张发行出去的月饼券最终没有被兑换,单是通过“经销商-消费者-黄牛”的流转,就能获得收益。
 
 其实除了靠“券”空手套白狼赚钱之外,很多商家在月饼包装上也很下功夫,30的成本,50的包装,500的售价,已经见怪不怪了。
 
 看到这里,大家感觉这个套路是不是似曾相识,这跟之前在电商圈内流传已久的大闸蟹骗局割韭菜是一个套路衍生出来的,普云网赚之前就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解,详见→揭秘靠卖蟹券狂赚入20w的收割盘,别再被骗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阅读蓝字了解一下。
 
 02
 
 结语
 
 不过近年来,月饼券的流通率降低了,做这方面的人也逐渐变少了。
 
 除此之外,平时我们使用的一些礼品卡、提货券...很多也是类似的套路,当然也不是所有做礼品券的商家都是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套路,良心商家也大有人在。
 
 总而言之,对于做产品的商家来说,通过投机取巧获得的利润只是暂时的,要想做的长久,获得长期利润,还是要产品质量过关,少点套路多点真诚。
 | 
 
 温馨提示: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